东莞专利分析实践班培训

发布:2015-12-08 18:08:03 阅读:933

 东莞专利分析实践班培训

分享人:代理部  陈达成

一开始听到有培训课在我之前的学校—东莞理工学院举行,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名了,代理部的工程师们对培训十分积极,报名人数一下就超过了限定人数,最终没成功报上。报名培训真是峰回路转,直至最后两个名额空出来,我非常有幸地参加到了这次培训。这次的培训主要是学习专利分析流程,专利分析流程包括有:技术和行业调查,技术分解、文献检索、数据处理、数据标引、图表制作、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数据处理、数据标引、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

这次的培训为期四天,每天都有相应的作业,而且作业都是以前天完成的为基础,继续深化学习。整个培训就对某个行业的某个技术进行检索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调整,所以刚开始需要进行分组并确定调查的题目。很快组员们纷纷提出建意,我们组对最近比较热的“碳纤维3D打印技术”感兴趣,所以一致通过以此为题目,并很快对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同时对3D打印行业与3D打印技术进行调查,经过初步了解,发现我们确定的题目限定太具体了,在国内的专利数量比较少,故将题目更改为“3D打印材料”。

万事开头难,经过上面的问题后,我们接下来的查全检索进行得比较顺利。查全检索需要两步:一是对题目进行“块”划分,划分成几个关键的部分;二是对关键词的描述需要全面。在后续的查全中如果出现不全面的情况,需要对漏选的专利进行补充关键词检索,必要时需要进行多次检索,最后我们组对“3D打印”和“3D材料”进行检索,得出不错的结果。

接着进行查准和去噪的操作。查准和去噪都需要对初步检索得出的专利进行甄别,根据专利公开中的信息内容建立样本,例如:从众多专利中得知某某申请人为本领域重要/不重要的技术人员,可将该申请人建立一个样本/作为去噪的对象,从而使检索结果更精准。经过上面的去噪可将大量的“杂质”去掉,而剩下的而需要人工去噪。人工去噪是检索中最耗时的,也是检索中最精准的,它需要人工一篇篇地去上述的结果进行查看,确保每一篇都是命中目标的。

得到准确的结果后需要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可视化处理前需要将专利分类标引,例如可按申请人(单位),申请时间,地址,技术效果或者技术手段来标引,标引后可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图表展示并分析,例如:对申请时间与申请量的分析可得出该技术的发展情况,了解得该技术处于荫芽期还是发展期,是否值得投入研发等等。虽然可视化处理只是对结果进行一个图表整理,但这是你的结果能否被采纳,能否被承认的重要一步,所以可视化处理中的图表十分重要。可视化根据不同的展现形式,可用不同的图表,例如:表示数量用柱形图、曲线图和饼状图等,联系用散点图、气泡图、流程图等等,分布用维恩图、地图、实物图等等。同时标引也是个耗时活,需要对专利的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当时我们组平均每人标引150篇专利,每个专利进行两个维度的分类:3D打印的材料和用途,花了大半个下午在处理。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最后将结果整理成PPT并进行演讲,虽然效果一般,但是我们对单一专利作了个分析讲解,这种深入的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赞同。

最后,经过这次培训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如何对专利进行分析加深了对专利的认识,同时也接触到了许多热衷于专利行业的朋友们,让我们践行更大的使命:一起让中国人的智慧财产获得最专业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