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电子技术行业专利信息简报

发布:2018-09-30 10:21:19 阅读:2117

一、中国通信电子技术行业介绍

     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动一系列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果。其中,通信电子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领域,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目标,近两年来通信电子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通信电子技术主要是网络、通信设备以及研制相应的通信电子的零部件、仪表仪器等设备的技术行业。通信电子产业是依托电子技术开发和科学应用等条件下发展而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生产对通信电子产品及设备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 
      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通信电子行业逐渐走上规模化、集成化,外贸总额呈逐年递增态势。反观我国的通信电子行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发展中存在着技术方面的差距和品牌的劣势,加上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影响,以及受到外围因素如金融危机等影响。我国的通信电子行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面临的风险性问题严峻,同时通信电子市场也存在极大的开发潜力。
 
 二、中国通信电子技术行业发展情况

1、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通信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加速推进行业的发展和网络通信的全国化布局。其中,从2008年到2017年,通信行业整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2014年,通信行业整体同比增速探底回升。
图1  2017年通信行业整体收入增长率(百万元)
      
     另外,在2017年,行业整体净利润(不含联通、中兴)为196.5 亿元,同比增长5.9%,较2016年32.9%的增幅,增长速度下降较大。
图2  2017年通信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长率(百万元)

2、发展趋势
    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涉及到5G网络、物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发展和升级。

2.1 5G网络
    5G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其最高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现行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整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
      5G网络的主要目标是让终端用户始终处于联网状态。5G网络将来支持的设备远远不止是智能手机,它还要支持智能手表、健身腕带、智能家庭设备如鸟巢式室内恒温器等,体现出5G网络的灵活,实现5G网络的最大改进。
      虽然5G网络仍未普及使用,但近年来,在全球业界的共同努力下,5G网络的相关技术和网络协议都在稳步推进中。具体的,在2013年至2015年间进行5G网络的研究,包括5G标准的前期研究,讨论5G网络的愿景,确定5G网络的技术趋势,以及确定5G网络的频谱;在2016年至2018年间进行5G网络的标准化确定,包括确定技术需求和评估方法,以及征集并确定相关的候选方案;预计在2019年以后进行5G网络的产品研发,预计到2020实现5G网络的商用。
      而我国关于5G网络的进程包括:2017年在5G外场试验,具体的,在2015年到2018年进行系统和相关技术的研发试验,在2018年到2020年进行产品研发试验,其中,我国在2017年启动5G外场试验,2018年启动5G网络预商用试验,在2019年进行商用化规模试验,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网络规模商用的目标。
图3  我国5G网络时间工作计划

2.2 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是指把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增长越来越大,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具体的,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预计到2018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
图4  2011-202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2.3 移动智能终端
      所谓移动智能终端指的是拥有接入互联网能力,通常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各种功能的设备。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下,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终端需要来聚合和承载应用,而应用的开发又是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移动智能终端的这种链接性,促使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都渐渐将其视为必争之地。而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来说,移动智能终端是产业链各方参与者开展跨界竞争和多产业链环节运营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并且移动智能终端本身因为各方的进入,形成了一个以其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
      国内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至2017年内呈现逐个季度连续增长的趋势,预计2018年全年仍然会保持持续的增长。
图5 2016Q1-2017Q4 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走势
 
 
 
三、中国通信电子技术行业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3.1 5G网络专利申请分析

图6 1999-2018年5G网络专利申请趋势
      由图6的关于5G网络专利的申请趋势可以看出,在1999年到2012年,关于5G网络的专利申请量基本没有,只是在2003年申请了3个专利,以及在2004年申请了2个专利。
      2013年开始,我国逐步重视5G网络的技术发展,以及开始推进5G网络的全球布局,关于5G网络的专利申请量从2013年开始急速上升,在2015年达到第一个申请量的高峰,在2016年,关于5G网络的专利申请量有所减缓。在2017年和2018年,由于关于5G网络的专利并没有完全公开,所以并没有统计到完整的数据。近5年关于5G网络的专利申请量说明我国对于5G网络研发力度的加强,国内企业也有了提前对5G网络的相关技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开始重视在该技术上进行专利布局。
 
图7 1999-2018年5G网络专利申请技术构成
       由图7的专利申请技术构成可以看到,专利申请技术主要集中在H04W(无线通信网络)、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和H04M(电话通信)等几个分类上,主要原因在于5G网络主要涉及到无线网络,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的通信,而且,5G网络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其将会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相比3G/4G技术,5G网络技术传输速率高、网络容量大、延时短,能将网络能效提升超过百倍,真正开启万物互联网时代。

图8 1999-2018年5G网络专利申请省市排名
       根据图8可以看出,我国这些年主要专利申请分布在江苏、广东、浙江等地,这些地区企业以及研究院校较多,且属于国内的研发重地,如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5G网络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处于全国前列,对5G网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比较重视。

图9  1999-2018年5G网络专利申请人排名
       根据图9可以了解到,专利申请量排行榜上有名的企业主要为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成都锐可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以互联网+大数据整体方案解决商为定位,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上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先进网络投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目前已取得多项先进性的科研成果。因此,现代企业的研发方向应该往新时代的网络方向靠拢,实现高效通信,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企业应该多了解技术走向,招揽技术人才,进行技术研发,产品要多元化,才能在新兴市场抢占先机,进而带动市场经济发展。

3.2 物联网专利申请分析
图10 1999-2018年物联网专利申请趋势
       由图10的关于物联网专利的申请趋势可以看出,在1999年到2009年,关于物联网的专利申请量呈平缓增长的趋势,每年的申请量不超过3000件。从2010年开始,关于物联网的专利申请量开始逐步增长,尤其是在2015年到2017年,关于物联网的专利申请量的增长速度最快,在2017年和2018年,由于关于物联网的专利并没有完全公开,所以并没有统计到完整的数据。因此,近8年来,相关企业对物联网的创新力度加大,以及对其的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
图11  1999-2018年物联网专利申请技术构成
        由图11的专利申请技术构成可以看到,专利申请技术主要集中在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H04W(无线通信网络)和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等几个分类上,主要原因在于物联网主要涉及到各类传感器,射频识别等传感技术,以及相关的有/无线传感网络、智能联动等技术,物联网就是上述技术的一个集合,利用现代最新传感技术和网络的便利条件结合起来,把所有智能的一切物体联合成一个网络,能够提高社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使得人类的感知更灵敏,控制更自如,生活更方便。

图12 1999-2018年物联网专利申请省市排名
      根据图12可以看出,我国这些年主要专利申请分布在江苏、广东、北京等地,其中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物联网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处于全国前列,对物联网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比较重视。

图13 1999-2018年物联网专利申请人排名
       根据图13可以了解到,专利申请量排行榜上有名的企业主要为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其中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凝练了以农资(农业)物联网、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慢病检测与预防、智能集成传感器等四个中心和物联网通信技术实验室为核心研究方向;智能视觉物联网、信息识别与系统控制、物联网安全、环境光电感知技术等为重点应用方向。向社会全面开放七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技术支撑,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3.3 移动智能终端专利申请分析
图14 1999-2018年移动智能终端专利申请趋势
      由图14的关于移动智能终端专利的申请趋势可以看出,在1999年到2010年,关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专利申请量较少,从2011年开始,关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专利申请量开始逐步增长,尤其是在2011年到2014年,关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专利申请量的增长速度最快,在2016年达到第一个峰值。在2017年和2018年,由于关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专利并没有完全公开,所以并没有统计到完整的数据。

图15 1999-2018年移动智能终端专利申请技术构成
       由图15的专利申请技术构成可以看到,专利申请技术主要集中在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G06Q(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和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等几个分类上,主要原因在于移动智能终端主要涉及市面上的手机、车载屏幕、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更加注重人性化、个性化和多功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从“以设备为中心”的模式进入“以人为中心”的模式,集成了嵌入式计算、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生物认证技术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同时,移动终端本身集成了众多软件和硬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图16 1999-2018年移动智能终端专利申请省市排名
      根据图16可以看出,我国这些年主要专利申请分布在广东、北京、江苏等地,其中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处于全国前列,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比较重视。

图17 1999-2018年移动智能终端专利申请人排名
       根据图17可以了解到,专利申请量排行榜上有名的企业主要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其中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现正致力于智能手机、3G手机、平板电脑的研发。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品质表现上力求完美,在产品造型设计上力求时尚精美,在功能操作上力求简洁易用。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时尚数码行业的国际一流品牌。
 
 
四、总结
 
       总之,当前通信电子技术已经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应用,而通信电子技术为主导的高端科技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通信电子技术的创新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根本,它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优化。在未来,我国通信电子技术仍将结合多个学科,结合多个技术领域,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走向更加智能化、网络化、便捷化的道路。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繁荣、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