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新闻】我所张明董事长接受IPRdaily中文网专访,讲述华南成长发展之路

发布:2017-02-20 11:54:36 阅读:1328

     2017年2月17日,IPRdaily中文网刊登了对我所张明所长的专访文章,讲述华南从“PK”到“绽放”,演绎《华南人之歌》的故事。

 

张明董事长在G40知识产权领袖峰会上发言


IPRdaily:高层人士通常都有多重身份。您有几个身份?最喜欢哪个身份?

张明:身份有老公、父亲、老师、大哥、朋友、专利代理人、律师、男子汉、慈善机构拍卖师、导师。最喜欢的身份是慈善机构拍卖师与导师。

 

IPRdaily:知识产权行业有许多从业20多年的资深老司机,您也是其中一位,见证了行业的发展与蜕变,那这么多年您为行业做过的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什么?

张明:最引以为豪的事是七八年前开始呼吁国家要重视真正服务于中国创新型企业的代理机构的成长和发展,以常务理事的身份在中华代理人协会的数次会议上,不管领导是否喜欢,都反复提出该观点以及相应的要求,终于现在国家把其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IPRdaily:致力于成为一家受尊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一般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哪几方面的综合历练?

张明:视程度不同而定。普通受尊重大概是5年,国内受尊重是10年,而全球受尊重则需要20年。

综合历练大概需要以下几点:

(1)是否有清晰地愿景、使命、价值观;

(2)是否有为此打造的行动计划以及好的流程体系、绩效管理体系、配套的机制;

(3)能够组建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以及能够认同共同目标的骨干、成员;

(4)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能够真正实现客户需求的服务体系。

  

IPRdaily:今年10月以来,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曝光了多批无专利代理资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起了业界许多机构的“激动”,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张明:首先是认为早应如此做,但更重要的是,其实对于这个行业影响最大的不是无资质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而是有资质或者是挂靠资质的代理机构的烂做、乱做的行为更为可怕。

 

IPRdaily:华南成功代理多起“2015年典型案例”重大案件。您觉得帮当事人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张明:

(1)起心动念是真正为了成就客户;

(2)足够的专业能够运用法律及专利代理的专业技术;

(3)用专业的态度用心下足够的功夫下相应的准备

 

IPRdaily:据资料得知,华南所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3届新人PK。设置新人PK的出发点是什么?是进行人才筛选的一种方式吗?

张明:通过团队PK,促使每一个伙伴的生命得以上一个新的台阶,激发出全部的更好的能量;同时,这是一种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但现在华南的“PK”已改为“绽放”,“PK”与“绽放”最大的区别是,“pk”是一种为华南选择合适的人的方式,而“绽放”则是不论你将来在不在华南,华南的核心点都是成就每一个生命,成就每一个伙伴生命之花的绽放,从而促使每一个伙伴都能找到回家的路,而这个家,指的是心灵之家。

 

IPRdaily:华南所注重新人岗前培训,且制度已经实施5年。当今社会企业人才流失很快,更有年轻人一言不合就辞职。您为何如此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新人培训?不害怕为他人做嫁衣吗?

张明:因为华南需要一群志同道合价值观相近的人在一起,在社会上找,好的人不轻易跳槽,跳槽的人往往很难符合华南的价值观;其次,对于新人,他们恰恰需要的就是岗前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不害怕,对于离开的人,影响是必定存在的,但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是在华南,为华南做贡献,离开华南,为国家做贡献。但我们更坚信华南这一平台能做得足够优秀,能让每一个人在这个平台上有尊严的、在同等的努力下挣到更多的钱、更好的成长以及更高的幸福指数。如果真的有小伙伴离开,那错不在他们,只能证明华南做得还不够好。

 

IPRdaily:华南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以及获取信息的有力渠道,主要体现在外部培训上吗?讲师团队来源于哪?

张明:华南会参加各种培训,也会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师团队有我们内部的专业人士,也有外请的各行业的专业讲师。

 

IPRdaily:为什么创作《华南人之歌》?

张明:创造《华南人之歌》是为了一种使命。这个行业是一个良心活,需要专业的人,用专业的态度才能做好。那如何去激励每一个人呢,光靠钱、靠物质是远远不够的,一首歌代表一种情怀,代表一种决心,更代表的是华南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IPRdaily:今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红利,都说知识产权行业的春天来了。你眼中的知识产权春天是什么样子? 

张明:知识产权春天,即专利侵权,法律判决、被告倾家荡产,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会财源滚滚!这就是知识产权的春天!

(来源:IPRdaily中文网)